深圳科技网  >  探索 > 正文

关闭全部门店,又一生鲜电商折戟

在电商领域有句话叫做:“得生鲜者得天下”,不过生鲜市场看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近日,上海的生鲜电商“妙生活”悄然关掉所有门店,妙生活的手机客户端也已经无法使用。

妙生活并不是个例,12月9日,武汉的“吉及鲜”被曝融资失败,大规模裁员和关仓。在杭州,“鲜生友请”近期也出现关门闭店的现象。发源地在合肥的“呆萝卜”经营陷入困局,杭州中心近日关闭。

生鲜电商这几年一直被看作站在风口上。据网经社“电数宝”监测数据显示,生鲜电商行业融资事件频繁,融资事件最高峰出现在2015年,达到67次,同比增长68%。在之后两年出现短暂的回落后,2018年融资事件达到28次,同比增长115.38%。由此,也可以看出资本对于这个市场念念不舍之情。

妙生活也是曾受到资本青睐的一家生鲜电商。据了解,妙生活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打水果等生鲜的电商O2O平台,通过线上预订、线下实体店等方式推广生鲜销售,隶属于上海妙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2015年,妙生活获得了来自钟鼎创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此后又有消息显示,妙生活2019年上半年获得了今日资本的2亿元B轮融资。

妙生活创始人谈关店原因:成本高存活难

妙生活首席执行官邹志俊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妙生活在上海经营了四年多时间,虽然他们在全国领先创立店仓一体的模式,但目前成本占到总价的30%到40%,而生鲜批发的毛利率却只有10%到20%,高额的成本让这样的企业短期内很难盈利。

邹志俊还说道:100多平米的店铺租金,在上海的话平均要三万五左右,再加上其它费用的话,七八万左右。即使我们用大量数据化,但是数据化实现这种溢价,不足以去抵消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一方面扩张开店不挣钱,另一方面公司现金流紧张。虽然获得大量融资,但是最近三年资本大举进入,仅2018年国内22家生鲜电商企业融资高达120亿元。邹志俊预判资本狂热过后会变冷,于是在2019年8月果断决定陆续关店。

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500亿元,这么大的市场中,尽管入局者的模式从最初的垂直电商,一路迭代至到家模式、到店模式、社区团购、菜店代运营,但至今未能跑出一家独大的品牌。这个行业从来不缺热钱,同样不缺的还有亏损,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有过统计,在生鲜电商行业,“1%实现盈利,88%亏损,7%巨额亏损。”

对此,据长江商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生鲜电商不断“烧钱”的模式难以为继,而在互联网巨头持续布局的推动下,行业已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行业“马太效应”也将越发明显,对中小平台而言,夯实供应链能力是突围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