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计划9日正式挂牌,标志着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业内人士透露,新组建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列入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系列,国资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20%、10%。三大石油公司全资或控股的干线管网、持有的省级管网股权、部分LNG接收站和储气库、管网调度业务等资产将被纳入。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只是一个开始,包括资产评估划拨、运销协调等工作将陆续推进。根据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的预测,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将顺应我国现行国企改革思路,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首先是三大石油公司将旗下管道资产及员工剥离,并转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资产的估值厘定新公司的股权比例;第二,新管网公司获注入资产后,拟引入约50%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新资金将用于扩建管网;第三,新管网公司将寻求上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管网公司的成立不仅是市场主体增加的问题,对整个天然气行业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塑。
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发展迅速,2018年消费总量达到2803亿立方米,进口量也越来越大。但油气领域基础设施的能力却远未与此匹配。一直以来,我国油气管网的建设、运营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央企。截至2018年底,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共有油气主干管道9.6万公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别占63%、31%、6%。同时,全国省级干线管网2.5万公里,三大石油公司与其他主体各占50%。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不利于管网建设、资源调配、市场保供以及对第三方的开放。
在刘满平看来,成立管网公司有四大目的:一是促进竞争,提高供给;二是公平开放,提高效率;三是吸引资本,加快管网建设;四是管住两头,放开中间,推进整个天然气市场化的改革。
他认为,这一改革事关不同主体的重大利益调整,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既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也要注意利益平衡,考虑现有石油企业的诉求,做到现有石油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