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网  >  新闻 > 正文

非遗传承人戴文青:让广式点心温暖千家万户

广式点心的历史已逾百年,从初期供路人歇脚闲聊时的“一盅两件”,演化至当下超过4000种品类,现已成为广府饮食文化一大特色。如今,广府茶楼文化和点心发展日益蓬勃,在代代点心匠人的守正创新中,大众对点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广府饮食文化的忠实“粉丝”,80后小伙戴文青不仅对广式点心怀有浓厚热情,同时还身体力行,将发展和弘扬广式点心作为毕生的事业。从创立包道品牌到今年成功入选为广式烧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文青的弘扬广式点心之路,从未停止。

非.jpg

茶楼美点初品尝

戴文青结缘广式点心,皆因幼时的一件小事。他出生于梅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时到茶楼喝早茶的习俗还只盛行于珠三角一带,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有一回,家人带着他来广州访友,朋友将他们带到了一家老字号饮早茶。广州茶楼的早市喧腾热闹,一家大小围坐在桌边,一笼笼冒着热气的点心摆在桌上,伴随着人们的细语笑谈。叉烧包的咸香、干蒸的爽滑、软糯的凤爪,连同人间温情的记忆就这样留在孩提时代的戴文青心中。直至后来,他为谋生计,走南闯北数十年,做学徒、开餐馆、办企业,他时不时还会想起那一日的茶楼早市。这微小的幸福,成为戴文青为之奋斗的动力。

执着坚守追梦人

2006年,戴文青到广州参加工作。和所有初出茅庐年轻人一样,他有着不谙人事的青涩,也有挑战世界的自信。为了学习制作广式点心,他先后在越秀区、白云区等各个小吃店当帮厨,积累社会经验。正因为在街头巷尾的帮厨经历,戴文青逐渐发现,大多数人们步履匆匆,并没有时间坐在茶楼,慢悠悠地享受生活。在广州这个大城市,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奋力前进。

“只有真正拜师学艺,接受系统教学,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点心师傅”,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戴文青决定寻访名师。2008年,在一次点心文化交流的活动上,戴文青认识了国家特一级点心师董珩。戴文青对点心文化的喜爱和追求,获得了董珩的赞许,欣然答应收他为徒。在师傅的指导下,戴文青开始潜心钻研广式点心文化,从原料选择、材料配比、制作工序再到工具使用等,均能熟练掌握。

创新理念促传承

2014年,戴文青与几个好友合伙创业。“有没有可能让上班族也能吃到正宗的茶楼点心?”众人集思广益时,戴文青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好友中既有广州人,也有和戴文青一样,在广州打拼的外地人。他的想法点亮了大伙的热情。

广式点心大多在酒家、茶楼与食肆,作为茶市伴点,现制现做提供给食客,这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广式点心的传播。戴文青提出“包道:广式点心专门店”概念,在确保精良出品的前提下,以快速便捷、性价比高的特色迎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新模式一推出,就受到市民街坊们的认同。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上班时段,包道店面门庭若市。

坚守初心长发展

秉承“科学传承、弘扬价值、深度传播”的发展理念,戴文青深耕广式点心宣传,让其走出“厨房”和“餐桌”。对内,组建“包道学院”,培育人才反哺点心发展;对外,热心公益助学,开展多场点心进校园活动,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戴文青在创业的路上,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让广式点心温暖千家万户。他带领同事持续参与长者饭堂公益关怀活动,在偏远地区开展助学帮扶,疫情期间向医护人员捐助物资等,在戴文青的坚持下,包道逐渐成长为一家有担当,有情怀的餐饮企业。

戴文青认为,“广式点心既要守旧,也要创新,我从师傅手上接过重担,就不能让它止步于当下。”他希望广式点心不只停留在茶楼餐桌,更应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每一代人都能分享这美好滋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