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宁静思考的磁场里,一丹图书馆的报告厅却热闹非凡。“元宇宙”“区块链”“虚拟现实”“当代艺术”等新潮的概念被抛掷席间,激昂的演讲、专注而诙谐的争辩,琴声、歌声、笑声、掌声,如潮水般奔涌起伏!

这就是备受瞩目的,“2021深圳市艺术与科学大会”论坛的现场。

“2021深圳市艺术与科学大会”是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该项目由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教授、深圳市艺术与科学协会会长毕宝仪主持,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承办,深圳市艺术与科学协会协办。

该项目致力于开展艺术与人工智能、医学、计算机科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创新研究,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均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反响和学界认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本届艺术与科学论坛,以“多媒体互联”为主题,特邀国内十余所重点院校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与数十名来自科学技术界、文化艺术界的企事业单位嘉宾汇聚一堂,围绕数字化时代的多媒体发展、多媒体的艺术与科学交互体验、多媒体的多元应用等方向进行多元交流与探讨。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慨言:“科学和艺术不可分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国自古有精通数学、计量学、天文学和音乐学、舞蹈学的明代大家朱载堉;世界科技史上有酷爱拉小提琴的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艺术史上有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的绘画大师达·芬奇……李政道先生所言非虚,艺术与科学是交叉融合、相互扶持的,二者共同铸就了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分享着独属于人类的大美——人脑中那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极度发达、艺术极大繁荣的今天,能够突破学科藩篱,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一宏大议题,作出深入的探讨、研究和运用的个人或组织,实为凤毛麟角。

这始终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却更是亟需突破,为国家甚至人类发展所渴求的重大议题。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肩负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使命, 率先走出了促进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碰撞的先锋一步。

在“多媒体互联”的主题下,本届大会开展了讲座、工作坊、讲演音乐会等形式丰富的活动。

10月15日,音乐文化运营专家、深圳市华信数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彪、南科大艺术中心钢琴教师刘珂廷博士携手带来了主题工作坊《录音中的音乐世界》;10月20日,毕宝仪教授作客深圳广播电台音乐频率,主讲《从马勒到丁善德》线上音乐讲演会;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求是特聘教授、著名艺术家王小松带来了多媒体画作展览。

10月30日,由南科大图书馆馆长鄂鹤年先生主持,大会论坛热烈开启。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教授、南科大人力资源部部长刘青松教授、人文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教授为本次大会致辞。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臧艺兵教授带来了《明代的文明火光——艺术与科学巨匠朱载堉》主题讲座;

南科大人文科学中心田松教授演讲《创造与消解——被技术改变的艺术》;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教授带来《失控的艺术——从现实到虚拟》主题发言;

深圳区块大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扬演讲了《加密艺术审美、WEB3、区块链、元宇宙和LOOT》;

PCPARTY联合创始人兼CEO、英特尔虚拟现实高校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刘维勇带来多媒体工作坊《元宇宙——开启艺术与科技的进化之路》。

观察讲座的主题序列,我们不难发现,大会论坛精心设计了一个溯古通今的阐述和讨论结构。

大会的镜头首先对准了历史。臧艺兵教授介绍的明代大家朱载堉,被称为“文艺复兴式的圣人”,是一位毋庸置疑的艺术与科学全才,他个人的造诣横跨了多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而这其中的智慧和灵感实则相通。这是人类历史中的明星,光芒仍旧在点亮人类当今的生活。

镜头转向了科技史中人类共同的成就——科技发展对艺术创作乃至审美的影响。田松教授以摄影技术的发展为例,谈到了技术变迁下摄影作品的内容、构图、创作方法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运用工具创作艺术,内容变迁的背后,其实蕴藏的是审美的转变和边界拓宽。此外,录音技术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听觉审美,不知不觉中,音乐也不再是纯粹的音乐本身,而成了技术参与的音乐呈现。在这之中,我们既有发现影响审美习惯因素的惊喜,亦有对艺术欣赏刻板印象的反思与矫正。

镜头次第聚焦到艺术史和创作思想的发展。王小松教授带我们领略了艺术史中的几个里程碑式的剧变。例如毕加索的作品独树一帜地进入到“立体时代”,而后来者FONTANA突破了画布的平面限制,直接在创作材料本体上进入了真正的空间立体化,创作思想的变化恰恰蕴藏着数学原理。时至今日,作画的工具从画笔和画布变成了电子和屏幕,VR、AR等技术把画展参观者带到了“真实”的虚拟空间。创作手段的颠覆、艺术体验的巨变,带来的是人类思想维度的跨越。

镜头穿梭至网络时代,互联网的传统运转模式正在被打破,区块链、web3、LOOT技术席卷全球。杨扬先生介绍了加密艺术作品及其令人惊叹的商业价值空间,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在技术大爆炸的数字时代,艺术作品在其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又在被如何重新定义和标价呢?

终于,大会的镜头再也无法找到焦点,因为“元宇宙”概念横空出世,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无数个平行宇宙,虚拟与现实也许再难泾渭分明。刘维勇先生告诉我们:元宇宙是一个以数字生活为基本形态的宇宙,人们在这里可以扮演他们在真实世界中可能无法扮演的角色,并以这个身份同元宇宙中的其他人交互交往,产生协作,创造价值。全场陷入沉思,继而爆发热议:当虚拟与现实重叠,人类将如何生存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多维时空之中?虚拟与现实的边界究竟在何处,抑或从此再无边界?

讲座结束后,与会嘉宾全员留在现场,无一不在探讨着内心的困惑、思考与创想。窗外是风和日丽的午后,会场内却是“狂风暴雨”般的思想碰撞,对未知的未来世界的兴趣,让人们意犹未尽。

深圳是我国发展的最前沿阵地,在这方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土地上,南方科技大学成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科技大学的重镇,承担的是引领、探索、突破的使命。而在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层面,在研究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的跨学科交叉上,南科大艺术中心当仁不让,亦承担了引领学术风向和先锋示范的重任。

本届艺术与科学大会,为社会各界带来的是思想的裂变与碰撞。在此,借用杨扬先生的演讲题目,我们向社会各界发出思索的简讯:“人类未来也许面临了两条路,一条是星辰大海,一条是虚拟现实。”孰不知,这看似背道而驰的星辰大海和虚拟现实,看似截然不同的艺术与科学两大领域,又何尝不会在各个维度的宇宙中,碰撞、折叠到一起呢?

人类的未来究竟在何处?秘密,也许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