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网  >  新闻 > 正文

陆谷孙:在英语世界中播撒中国话语种子

《英汉大词典》质量评议会

陆谷孙(1940—2016),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双语词典编纂家、莎士比亚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首届全国师德标兵、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英汉大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主编,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首任院长。

谷孙走了,竟这么干净利落地说走就走了,再也听不到他那充满幽默的点评和爽朗的大笑了。范文澜曾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谷孙板凳一坐就是50年,词典更是不容一字空。

当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创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谷孙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一是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首部1500多万字综合性的《英汉大词典》,二是同样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正在付梓的1600多万字的《中华汉英大词典》。

这3000多万字,为使英语世界的话语准确地进入中国,使中国话语准确地进入英语世界,在两个世界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而宽阔的桥梁,这是创建中国自己话语体系最基础的工作。这一工作常常显得很单调、很琐细,必须一丝不苟、一笔不苟,因而必定特别繁重、特别艰辛,谷孙正是在这里,表现了他伟大的匠人精神。

谷孙的伟大匠人精神,至少有以下五点,值得所有努力创建中国话语体系者好好学习。

一、广博的学识

两部各1500万字以上的词典,包含多少学科?作为主编的谷孙,仅仅将全部清样通读一遍,需要掌握多少专业的专门知识?我是历史专业的,和谷孙讨论起历史问题来,发现他竟非常专业,而且,常常会注意到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的许多历史细节。

想想也是,他做的是词典,即使是细枝末节,也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讨论到政治,讨论到经济,讨论到文化,讨论到国际,谷孙总有不少鞭辟入里的精辟见解,发人所未发。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的进展,对相关问题不同观点的争论,谷孙也都很关注。原因在于,在这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特别快的当代,无论是新词的增补,还是旧词的审核与新释,都离不开敏锐而准确地把握各学科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谷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而我们许多人在考虑本学科如何创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时,常常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很窄小的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范围内,这样做个别问题上取得突破是可能的,而要使整个话语体系创新,则恐怕只能是空想。

二、真正的全球视野

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编这样两部面对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的词典,要经受汉语和英语这两大语言世界无数读者使用实践的检验,对谷孙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来说,压力极大。

中国已经是个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谷孙对那种夜郎自大、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的现象深恶痛绝。他深知,英汉也好,汉英也好,无论是选词,还是释词,没有真正的全球视野、全球胸怀,就不可能达到真正为全球读者服务的目标。他的劳动成果之所以获得国内外专家与普通使用者的一致好评,离不开他所一直锲而不舍地坚持的这一全球视野。

三、承前启后的责任担当

以高度责任感,重新审视前贤的成果;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新词的设置;不盲从,不随性,尊重科学,程序严格,杜绝一切主观臆断。在这方面,谷孙显示了他学术上、文化上承前启后的责任担当,是多么沉勇、多么自觉。

看着谷孙留下的修改得密密麻麻的手稿,想着他日复一日孤身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埋首审改这些清样,吃着最简单的伙食,吃着各种各样的药品,默默从事的是造福于无数读者的神圣事业,怎么能够不整个身心都为之震撼?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虚名、浮利,在他这里都是粪土。给了谷孙无穷动力的,正是对每一个读者的责任担当,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的责任担当,是对历史的责任担当!

四、深邃而睿智的思想者

辞书是语言工具书,似乎不涉及多少有关思想的问题,但语言正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正是语言的灵魂,尤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代表着彼此差异极大的两种文化,要使两者能够真正互相贯通、真正准确地互相理解,就必须对这些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文化有深层次的正确把握。谷孙之所以能够为世人贡献出冠以“中华”两字的英汉、汉英大词典这两项在学术与文化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和他是一位勇于思考也善于思考的思想者,一位独立、深邃而睿智的思想者,一位对中西文化都有深刻认知的思想者,有着直接的关联。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复旦大学立校的基本信条,而谷孙则是这一信条的真正践行者。他正是凭借这样一个思想者的根柢,面对传统,面对先贤,面对中外众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绝不盲从,不让错误的东西以讹传讹地继续因循下去;面对时尚,面对流行,面对居于强势的种种非学术的条条框框,同样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为汹汹而来的浪潮所淹没。辞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惜墨如金,必须用非常精练、隽永而鲜活的文字,将意思完整而准确地表达清楚。谷孙作为一个思想者,不仅在辞书中,而且在他的随笔、散文及其他作品中,给我等做出了表率。

五、优秀的团队领军者

有一个充分凝聚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这是谷孙成为一个伟大匠人的又一个成功秘诀。

这个团队跟他一道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岁月的考验,有些老伙伴已经先他而去,有些至今仍在默默耕耘,又有一批新人参加进来,努力继续着他们所开创的事业。这个团队之所以有这样强固的凝聚力而又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原因就在于,领军者谷孙一直那么无私,那么正直,那么尊重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严格要求别人更先严格要求自己,给所有成员做出了无可挑剔的榜样。

在物欲极度膨胀的当下,有多少一度有声有色地活跃过的学术团队瞬间烟消云散,名利就是最大的腐蚀剂。作为这个团队领军者的谷孙为集中精力,拒绝长时间出国,拒绝各种各样高价的讲座、评审,拒绝参加各种大而空的形式主义的会议,不分白天、晚上、星期天或节假日,全身心地审稿、改稿,这样以身作则,能不使团队其他成员兢兢业业分外努力吗?在方方面面都强调要确立中国自己话语体系的时候,不能不看到,像谷孙所统领的这样的团队,不是太多,而实在是太少了。

谷孙多次说过,他不是什么大师,而只是一个匠人。在这“大师”漫天飞舞的时代,只有谷孙这样伟大的匠人,只有贯穿在谷孙所指挥的团队全部工作中的这样坚忍不拔的匠人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真正脊梁!

谷孙走了,他的事业仍在,他的精神仍在,他的生命力将和他的事业、他的精神同在。(作者系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