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为了给高温不退的楼市降温,从3月17号开始,北京市陆续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政策,力度之大、密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昨天(3日),一项涉及北京住宅平房的限购政策突然出台,再一次触动了人们的敏感神经。
北京市住建委昨天发布《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上住宅平房销售管理的通知》,明确将住宅平房纳入北京市的限购范围。这意味着,北京市所有市场化的住房都已纳入限购范围,楼市投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北京市住建委在通知中明确,对于已经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经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无法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含)以上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向其出售住宅平房。
北京某知名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这意味着平房不限购将成为历史,“原来平房是不限购的,只要你资金充裕的话都可以买平房。昨天(3日)出台的政策说平房和楼房一样,买平房需要一定资质。”
和普通商品房不同,由于平房属于非成套住宅,北京市以往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没有将其纳入到限购的范围。也就是说,不管购房者是不是具有本地户籍,也不管其名下有几套住房,都可以购买平房。这也给不少炒房投机者以可乘之机。所以,尽管购买平房无法享受到购房贷款政策,但这丝毫不影响炒房者的投资热情。
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平房集中的东西城优质学校资源丰富,“学区房”的概念进一步加剧了平房的稀缺性。一些人通过购买平房炒房,导致平房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甚至不具备居住功能的平房过道也被高价叫卖,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
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院技术创新中心副总工程师王鹏说:“我们也调查一些东、西城区的学区房的状况,在价格上,他们达到20%以上的溢价率,学区房比非学区房在同样其他条件下,可能会贵出20%的程度。天价学区房在很大程度上明显拉高了一些中介的挂牌价格,也拉高一些学区房购买者的心理价位。”
面对过热的学区房,北京市连出重拳进行整治。继关停西城区11家涉嫌参与炒作学区房的中介门店后,北京市在3月25日叫停了过道学区房等不具备实际居住意义的异常形态房。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这次新政剑指北京楼市最后一块调控盲区,既是北京3.17以来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延续,也对平抑楼市价格有重要意义,“整个东、西城成交量平房只占一千套以内,所以绝对值是比较低的,比例也就在1%以内,但是基本上从楼市有波动,特别是一些单价总价比较高的平房总是成为一些不论是中介,还是炒房客鼓动市场上涨的信号,所以它不是根据成交比例来看对市场的影响,而应该说是遏制住了市场的龙头,这样就更容易来调控市场的房价。”
从3月17号以来,北京市先是住房信贷收紧,实行认房又认贷、提高二套首付比例、降低贷款最高年限,接着又对非京籍购房纳税严格按连续60个月计算。继而“认房认贷又认离”,并对过道、车库、廊道等异型房实行“三不政策”,3月26号又严格商住房销售,可以说是招招剑指投资投机性炒房。
此次将平房纳入限购之后,显然是进一步堵住了炒房者要钻的“政策空子”,也再一次表明了政府“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坚决态度,将有利于促进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这些措施客观上能给市场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从长远看,住房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去解决配套改革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房地产市场要想实现健康发展,要构建基础性制度,这才能形成长效机制。我的理解,基础性制度建设不光是住房制度,还要有土地制度,还要有投融资制度,以及和住房、不动产相关的税收制度。在推进全面法治化、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这几个基础性的制度改革无可回避,而且必须呼应、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