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协2019背街小巷环卫作业模式调研上海站圆满结束
如今的上海,作为世界金融之都、时尚之都,既有高端品牌汇聚的南京路、淮海路,也有人气兴旺的第一八佰伴、K11,但在繁华热闹的商业大街背后,还有一条条小马路和小街坊,依然流淌着浓浓的“上海韵味”,一些人还会流连于城市中的背街小巷,探寻洋房背后、弄堂深处的海派风情。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经说过,上海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潜力巨大,要聚焦特色、做精做优,注重专业化发展,加强精细化管理,营造更加优质舒适的城市环境,更好体现街区底蕴和独特气质。
(调研会现场)
2019年岁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携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在12月16-20日开启了2019城市背街小巷作业模式调研上海站的深度调研工作,共同探讨城市慢行道和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模式提供解决方案。
(主管部门调研现场)
作为调研活动的第9站,在上海站的调研中,给调研专家组带来最大的印象是上海在大力发展垃圾分类的同时,尊重街区历史和原住民需求,打造上海名片,从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小而美的背街小巷还有更多的人际交往,留住背街小巷的老味道,让外地人乃至外国人领略海派文化的窗口,是加深对城市理解和眷恋的所在。而本次调研相比之前的8站调研,形式上和模式上进行了重大提升,也得到了更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首次加大实地调研时间与抽样调研街道数量;
2、首次采用专访一线工作人员与一线管理人员模式:
3、首次采用调研后深度分析的模式,消化实地调研与专访成果:
4、首次采用设备路演从模拟场地改为实地操作演示:
5、首次结合多地实际运作经验,探索普及背街小巷机械化率的方法。
调研专家组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上海背街小巷的实际情况:
1、上海市背街小巷市政道路多样化,既有以城隍庙为代表基础建设配套完善的背街小巷群,又有居民区集中的“弄堂”,又分别体现了上海市市政基础较好与一般、使用小型机具与纯人工清扫等特点。
2、通过加大实地调研时间与抽样调研街道数量了解到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工作开展以来,背街小巷的垃圾总量,特别是道路丢弃垃圾总量得到了减少,减轻了背街小巷的环卫作业难度,同时也为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市民素质整体较好,在垃圾分类的推进下,市民对背街小巷已经有了自我认知保护意识,能主动维护环境卫生,同时也对环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4、上海市针对背街小巷的工作创新了多种管作业模式,分别是:“组团式”保洁法、“1+X”保洁模式、“链式”联动机械化作业、“链式”联动机械化作业,强有力的保障了背街小巷的作业效果与效率。
(实地调研)
在20日的研讨会中,调研会议期间还分析了上海站以及之前8站调研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了苏州的案例,也总结了上海目前的经验与工作方式和上海创新的一些模式和管理做法,针对之前的实地、专访和设备实际作业实践,参与本次调研的德国哈高、烟台海德、湖南纽恩驰、扬州金威、扬州天嘉智能等厂商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与作业模式。会议中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先生还为大家总结概括了上海的情况和对未来的要求。特别指出中小道路,一路一策,每一条路不一样,路面不一样,业态不一样,旁边的绿化配置也不一样。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小道路的保洁管理。我们应当加强这些要求,中小道路保洁作业相应质量标准,作为质量检测评价,形成一系列能够量化的标准。会议中上海市的作业运营企业与部分区环卫主管部门分享了管理经验,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各区县主管部门及作业运营单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原定30分钟的研讨时间,一度延长了近50分钟,在总结上海经验的同时,还提出了更多的宝贵意见,总结了以后背街小巷作业发展思路。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先生致辞)
(调研会分组讨论)
最后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张峰先生在总结中提到:真正把背街小巷道路保洁做好,不仅需要环卫人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民众的自觉参与,从而达到源头控制和减量,这不正是契合了上海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核心--环境卫生的提升靠的是每一位环卫人的共同努力!也是人民大众共同参与的成果!
(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张峰先生致辞)
(调研会现场)
(路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