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是有鲜明的时代气质。
单从文学角度来讲,我们便常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过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语)”
宋代的极简主义是领先世界一千年的。
《 阳羡茗壶系》
顾景舟先生认为紫砂是发源于北宋的,虽然最早可考的文献记载是明代的《阳羡茗壶系》。
紫砂器韵也应该是从宋延续至今的,从器型来讲,分方器、圆器、花器、筋纹器。每个器型虽繁简不同各具独特韵致,但都蕴含着美学的简约主义。
▲ 张同喜《巨轮珠》
看张同喜先生的紫砂作品,也隐见宋风氤氲,绝非以精巧二字可以形容。
极简主义的美,都是不加多余的装饰,直入眼眸,直达内心。
他的作品亦有此化境。
福玉
比如这件《汉铎》作品,不同传统的造型,较之更为轻巧。他巧妙地把汉代厚重的气息匿去,在线条上加以柔和处理,使之风雅蔚然。
半瓢
再《半瓢》,取自曼生壶的原型,以半瓢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环形,盖上设弧钮,壶身又比原作骨肉匀亭,更显雅逸。这件作品造型是很难改的,改不好很容易雅俗莫辨。
《井栏》相比张同喜其他的作品来讲,它的美在于看似近乎随性的创作,又在整体中达到非常和谐的视觉舒适度。若把壶的部件分开来看,并无妙义,可是在全观的视野下,却有野逸之韵。
正如中国艺术的极简主义往往讲究“逸格”。
宋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格”提到“神”、“妙”、“能”诸格之上,“逸格”乃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张同喜制壶的时候,是大性情的,可是作品出来又是清净平静的。它没有夸张的视觉冲击,却在凝眸很久以后,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张同喜的紫砂作品应是借古人“逸格”的气度来抒发自己胸中的逸气。他推崇极简主义,却又不在形式上去造作,他用佛家的色空观去阐述了虚实间的器物之美,以自然为法,删繁去杂以窥性灵。
明代文震亨当时就认为“古人制具尚用,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当今紫砂也是良莠不分,如“不惜所费”,“以精良为乐”的紫砂艺人,不在少数。
▲ 《煮茶图》 明 · 王问
但如张同喜尚古师古而不泥古者,便少之又少了。
张同喜
陶都宜兴人。抟砂制壶已逾三十余载。
其作品俊逸细腻,古韵蔚然。整器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以宋元风骨入陶,清逸风流。道器之间,可窥大雅也。
闲暇之余,师法造化而抒逸气,携取天趣而臻妙理。
文字/文越堂 董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