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平,男,1968出生,中共党员,航天四院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修理组长。
假如时间倒流至1987年,当时只有19岁的徐立平怎会想到自己将与共和国的固体火箭事业结缘,又怎会想到自己在发动机整形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这是怎样的一个岗位啊,每日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具,在烈性的火箭发动机燃料里削削铲铲,那简直就是“在炸药堆里工作”啊!在近10000个日夜的坚守中,数次面临工作险境而不曾怯懦过的他,却几次在观看国庆阅兵式导弹方阵的电视屏幕前激动落泪,只因这些守护着共和国的“利剑”中凝结着他作为一名普通航天职工太多的心血和情感。
“虎头”扎针
27年来,徐立平一直只做一件事,就是“整形”。所谓的“整形”,就是对火箭发动机里的推进剂药面进行精细的修理、开槽、挖药、修补等工作。由于国防建设需要,火箭发动机所使用的燃料含能量愈来愈高,一位专家这样形容其风险:“只要用一个小钢球顺着药面滚上半米,这些高敏感的药就会被点燃,而其燃烧温度高达数千度。”因此,整形工们每天用刀具在药面上的修修铲铲,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极度的细心,还有强烈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感。
1989年秋,航天四院一台即将试车的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脱粘,为确保研制进度,彻底查明原因,同时减少数百万元的损失,四院专家组在反复论证后作出艰难决定:就地挖药,查探修复!为此,一支挖药突击队迅速组成,当时还不足21岁的徐立平主动请缨加入了突击队。
挖药是艰苦的。且不说操作本身的高危险让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感,狭小的仅容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的操作空间、机内推进剂散发出的有一定毒性的刺鼻气味等一系列的困难,无不是对每一名突击队员身心的严峻挑战,而这些,对于身高近一米八的徐立平来说更是有甚!然而,虽然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只能干10多分钟,但为了让同伴们多一些喘息,徐立平总是坚持着多干5、6分钟才出来,他小心的用木铲、铜铲一点点抠挖,每次最多只能挖4至5克推进剂,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坚守中,徐立平和他的队友们用超出常人的勇气历时两个多月挖出300多千克推进剂,并为机内重新浇注灌浆直到发动机成功试车!回望这段往事,人们至今无法想象当年的突击队员是怀着怎样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每天面无惧色的大踏步走进那个死神蹲守的挖药工房?
探索创新
近年来,随着技术革新的进步,先进的数控整形技术逐步进入药面整形工序的视野。这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将操作者从昔日汗浸衣衫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同时能将往日与推进机直面相对的危险排除在远距离操作之外。然而,要将如此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推进剂整形,其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得多。
2005年,工厂的远距离数控机械整形技术正式提上日程。届时,已经是整形组组长的徐立平,全力以赴投入到首台整形机的安装、调试和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这个岗位感情深厚的他懂得,这既是班组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时机,更是为和他朝夕相处的组员们加固生产安全屏障的最佳选择。为使国内最大的立式整形机尽快服务于生产,徐立平从安装之初便参与其中,通过对整形机的安全装置进行研究,他找出了设备存在的隐患,据此提出改装吸屑装置、加装连锁装置等20余项改造建议,完善了设备的安全保障系统。设备验收之后,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整形机操作控制知识,承担起最核心的整形程序编制任务,他白天蹲在整形机边反复琢磨,晚上通宵达旦的计算各项参数。经过不懈努力,他逐步摸索出适用于各种燃速推进剂的整形参数,并针对特殊型面设计了专用整形刀具,还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而他带领实现的数控整形机在火箭发动机药面修理工序的成功应用,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徐立平勤思考、善总结。他撰写的论文、QC报告等多次在院厂两级获奖;他组织开展的某型号技术攻关,使批产合格率从65%提高至93%以上;在刀具、工装和编制数控程序等方面,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完成了30多项技术革新。为了将自己的“绝技绝招”倾囊相授,他编写了《整形机培训教材》等多份材料,由他培养的七名徒弟中,两人已分别担任重点班组副组长,两名成为国家级技师,其他均为班组生产骨干。
2012年,在庆祝中国航天固体事业50周年期间,中央主流媒体对徐立平进行了采访,当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采访者讲述完他们在药面整形这个岗位上鲜为人知却感人至深的故事后,采访者都被他大半个职业生涯都坚守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岗位而深深打动,他却淡然一笑说其实是时间过得太快,不经意间就在这里干了二十多年。这就是他——一名“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特级技师、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道德模范,更是一名为实现航天报国理想而默默奉献的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