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网  >  地方 > 正文

云霄农产品 从“有身份”到“有身价”

工人们在云霄和丰合作社内包装杨桃。戴园笙 摄

台海网1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云霄的元月,黄了枇杷,熟了杨桃,甜了青枣……眼下,云霄县各地弥漫着诱人的丰收香气,一批批稀缺、优质、原生态的特色农产品火了。

曾经,它们只是有云霄特产的身份;如今,这些“云霄味”有了相应的身价。

这一切与云霄实施商标兴业富农战略息息相关。

近年来,云霄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与保护性开发,助推农业转型升级,食品工业、电商服务业发展壮大。

目前,云霄已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4枚,注册数量位列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一位。其中,云霄枇杷、竹塔泥蚶获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

金字招牌打开“黄金路”

“水头青枣获评地理标志商标后,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有了品牌的加持,我们村青枣不仅不愁销路,价格也比市场同类鲜果卖得高,单斤收购价稳定在5元左右,全村年产值约2600万元。”年末,正当青枣收获季,水头村青枣种植大户蔡和东细细聊起地标致富经。

走进位于厦门翔安的印象云霄馆,34枚地标农产品荟萃一堂,列屿的巴非蛤、石斑鱼、青脚花蟹,火田的菠萝、大茂山茶、金柑,马铺的淮山、沉香、巴天戟……涵盖果蔬、水产、小吃、茶叶等多种品类。它们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订单直达云霄田间地头。

“云霄地处东海与南海接合部,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地标农产品资源。以‘地标+’为引领,蹚出云霄精准扶贫、产业转型新路子,这是我们不懈努力的事。”云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方伟民道出了地标农产品百花齐放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将地标创建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推进力之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抓好地标资源摸底、注册申报、品牌扶持、效益提升等环节,形成全县大抓地标的工作格局。

实施商标战略、推进精准扶贫的发展理念在云霄扎根后,各级各部门都动起来了。云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单位牵头建立特色产品数据库,编纂完善《云霄特产专辑》《云霄名特产志》等史料,充分挖掘县域传统特色产品资源,将条件比较成熟的特色产品分类归集,为地标注册申报夯实基础。

同时,全县积极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地标推广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例如,投建云霄地标馆,推广“地标餐”,并在棪树枇杷生态观光园、下河杨桃观光园、马铺百草园设立地标驿站、地标产品一条街,开启“地标文化+乡村旅游”新型销售模式,为农户带来更多创业机会。同时,结合枇杷节、杨桃节、年货节等节会,推介云霄地标产品,积极宣传全县地标注册所取得的成效,让更多群众了解云霄“尖货”。

截至2018年,云霄地标农产品种养植面积38万亩,产值52亿元,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从业人员及受益人数32万人,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其中,枇杷种植总面积8万亩,产值7亿多元,占总产值的16%。

“乡土味”需要更多保护

日前,由云霄县委、县政府主办的“e上云霄·互联网+云霄味地标农产品展销会”圆满落幕。其间,全县60多家企业、商户借机大展身手;各品类地标农产品“大赶集”,让游客过足眼瘾、大饱口福。

“政府搭台,为我们在线上、线下拓宽销路。”参展的云尚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伟煌说,这场商家云集、地标荟萃的展会,为他带来了订单和名气,更能带来新平台、新路子。

此前,为更好地将地标注册数量转化为成果。云霄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电商的优势,积极引导云霄电商企业用好网络平台,把地标产品销往外地。近年来,云霄县引办电商企业250家,电商从业人数累计5300人,全年电商总交易额超15.09亿元,“云霄味”的招牌也变得更为响亮。

“地标+电商”为云霄地标农产品拓销路、旺人气,但如何更好盘活地标产品,云霄县做了多方尝试。

“龙头企业带动是做好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的关键所在。”方伟民说,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率先使用规范印制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包装袋、品牌效应后,带动一批许可使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另一方面,通过订单合同、牵头建立合作社等形式,提供资金、技术指导,稳定地理标志产品货源和品质。

“我们依托34家地标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高效加工和品牌化销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方伟民介绍,严格规范是确保地标产品质量的本质需要,也是助推地标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为更好把云霄枇杷推进市场,提高产品价格和知名度,云霄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云霄县枇杷协会制定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五统一”。

在此基础上,云霄还利用市监督管理局建成的智慧地标监管服务平台,实现远程打假与本地保护有效结合。同时,加强对侵犯地标专用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开展专项保护行动,创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延伸“舌尖上”产业链

助力精准扶贫,带动农户致富,是“地标效应”卓有成效的一面,另一面则是由此而延伸的崭新产业链。

随着云霄县域地标注册数量的跃升,食品工业在云霄有了更加丰沃的发展土壤。立足地标农产品种类多、品质好、硒含量丰富的优势,云霄乘借漳州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政策东风,吹响食品工业发展号角,力促实现从“全国地标第一县”到“食品工业强县”的跨越式发展。

至2019年,全县注册食品工业企业130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7家,年产值23.13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省级龙头企业云霄县东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福建乐华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果蔬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省级龙头企业漳州鲜品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鳌霸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水产品产业,以及以市级龙头企业福建省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大茂山茶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茶产业的三大食品支柱产业体系。

食品工业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链也不断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助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食品工业产业链上游,云霄不断完善十大农业大观园基础配套,扶持发展3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59家家庭农场,为食品工业产业链延伸至原料供应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产业链下游,推广应用“电商+”“物流+”等模式,则为食品工业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创建良好的平台基础。

如今,云霄县的食品工业企业已将产业链由销售延伸至加工,由加工延伸至原料基地,形成“种—加—包—储—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同时,当地还支持引导食品工业企业横向创新发展,探索将食品工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和平乡泮坑茶厂以整村专业制茶为特色,逐渐发展成集生态种植、手工制茶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传统茶村观光旅游业。

“借着云霄枇杷的名气,我们和农户、电商企业抱团发展,供销不愁。单就这款枇杷叶茶,在法国、德国等地能卖到1公斤61美元。”云霄县饮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志道出了食品企业的发展前景。除枇杷叶茶加工销售外,饮康食品自主研制的枇杷糖、枇杷膏、枇杷露、枇杷蜜等系列产品也是广受好评。如今,企业已在全国建立48家枇杷加工产品专卖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