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汝州市的孟玉松,汝瓷圈内无人不知,她研究成功了汝瓷天蓝釉、天青釉、月白釉,一生致力于汝瓷研究,传播汝瓷文化, 46年间,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光环,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斩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多项重量级荣誉,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天的节目,我们带你走进玉松汝瓷,了解孟大师的传奇人生。
孟玉松大师今年虽然已78岁高龄了,但是每天还要到汝瓷生产车间走一走,看一看,指导指导工人,研究研究新的工艺,即便是周末也不例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孟玉松
汝瓷在宋代是宫廷用瓷 它的传世品太少了 全世界不足百件 现在作为传承人
除了把宋代汝窑的 艺术文化传承下来
还要不断创新 这也是我作为传承人的责任 把汝瓷文化交给接班人 汝瓷烧制技艺交给接班人 汝瓷的一些艺术效果
艺术特点不能丢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孟玉松
南宋人周辉 《清波杂志》云 汝窑宫中禁烧 内有玛瑙为釉 这是古窑址出来的玛瑙 哦 古窑址出来的玛瑙 这是咱现在用的玛瑙 玛瑙这个东西 它叫二氧化硅
玛瑙的分子排列非常紧密 所以它的硬度很大 硬度是莫17 老百姓说金刚石才能开动它 它的硬度很大很难粉碎
孟玉松大师与汝瓷结缘是在1973年,当时为了恢复汝瓷技艺,临汝县汝瓷厂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熟悉硅酸盐化验技术的孟玉松被抽调到化验室工作,从此开启了她的汝瓷人生。经过团队数年努力,汝瓷豆绿釉、天蓝釉相继试验成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孟玉松
1983年把汝瓷天蓝釉 研究恢复成功之后 参加鉴定会的 全国24位古陶瓷专家一致提出 你们研究天蓝釉是民用的东西 你们继续努力 一定要把宫廷使用的汝瓷恢复起来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 轻工部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科委 共同向我们下达了 恢复汝瓷天青釉的科研计划 1984年接受了这个计划以后 当时我认为 我的责任太大了 我也有点发愁 你像宫廷用瓷天青釉就没有见过 你要恢复 怎么恢复心里没有数
在研究天青釉的过程中,1987年,月白釉也试验成功,此时,汝瓷四大经典釉色中,只剩下天青还没有被恢复。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天青釉的神韵,孟玉松获准作为唯一一名科研人员两度进入故宫珍宝馆,研究天青釉代表作,传世汝瓷珍品弦纹樽。对此殊荣,孟玉松至今对其中的细节仍记忆犹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孟玉松
珍宝馆我去了以后 已经有4个馆员在那等着我 每一个馆员拿一个钥匙 那有一个大展柜 展柜里有4个锁 每一个馆员开一个锁 展柜里面放一个汝窑的玄纹樽
有一个馆员戴着白手套把它捧出来 又一个馆员把桌子上铺上 缎子缝的小棉垫子 把玄纹樽放上去让我看 千交代万交代 你也不要离开桌子 你就趴在桌子上看 因为咱全国就那一件 价值连城的宝贝 哎呀 我当时太激动了 我当时泪都在眼眶里面转 我是最高的待遇 我捧着它看心里想着 我一定要把它的艺术效果呀 釉色呀 记在心里 烂在肚子里
回来后,照着记忆中弦纹樽的釉色,孟玉松反复试验烧制,经过4年、300多次的试烧,1988年4月,孟玉松终于烧出了可以媲美北宋汝窑的天青釉,失传800多年的北宋汝瓷生产工艺终于得以全面恢复。1999年9月,孟玉松作品《国泰民安》大花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人民大会堂落成四十周年之际,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李晓涓
这个花箍也是一个传统的器型 但是在做这个传统器型的时候 我们当时在经过商议后 我把这个线条的比例 往上提了几个毫米 为什么呢 第一个作为花器来说 上面是插花用的 那么作为插花
上面的重量是比较重的 所以往上提一下 是为了拉长下面的一个尺寸 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 插起来的花瓶相对看着这个线条比例 舒服一点 匀称一点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 李晓涓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 每个人可能面临的 都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传承 一个是发展 那么我是这样理解的 我想的传承是我们做到 有根之木 有源之水的一种创新 我想把它做到 汝瓷的釉料和外地的泥料 还有我们跨界的一种融合 比如说装饰手法等等 有生活 有时尚 然后有艺术 我们要创造一种 年轻人喜欢的一种瓷种 然后把这种时尚 引入到我们时代的特色 让大家更多的人能用到汝瓷或者是用到汝窑
(河南旅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