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青海草原。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田才 摄影报道)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和贫困的青海省,答好“高质量发展”答卷,不是件易事。一年来,青海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创新工作举措,抓重点、破难点,以“六新”闯出了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迈出新步伐
高起点谋划、高层次推进、高效率实施。青海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共建工作方案(2019—2023年)》,召开了创建工作推进会。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114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减少24.4%、21.3%。牦牛藏羊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祁连藏羊、共和冷水鱼认定为中国农产品特优区。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9%,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9%。加大宣传力度,在国内外营造了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实现新推进
以“百乡千村”示范工程为主,开展了示范试点、人居环境整治等10大行动。在25个村(场)实施乡村振兴试点,完成建设工程60多项,在精神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样板村。协同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春季、夏季、秋冬战役,村庄整治率达到83.6%。将45个县按地域和条件分为3类,分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改造开工6.3万余座。建立了环境整治奖励机制。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1172个“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
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牦牛青稞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牦牛产业示范园、牦牛博物馆等建设步伐加快。泽库县牦牛产业园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组建青稞产业联盟,建立良种繁殖基地6万亩,开发营养保健等多元价值,建成青稞β-葡聚糖等生产线8条。牦牛青稞产业产加销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油菜产业联盟。首次对各市州“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进行实地考核。累计扶持建设省外营销“窗口”18个,开展了多区域特色农产品推介和深度贫困地区特色畜产品“走出去”行动。
冬季的祁连山牧场。
“青字号”品牌打造掀起新高潮
年内发布16个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29个。组织审核申报了138项地方标准,下达标准计划43项。农业农村部立项牦牛行业标准4项、青稞标准1项。12月7日,青海牦牛公用品牌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综合施策打组拳,掀起了打造“青字号”农牧品牌的新高潮,品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一二三产多元融合发展有新举措
建立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20家。认定省级农牧业现代产业园6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2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4个、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湟源县认定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清理整顿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6327家。评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3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90家,扶持规范合作社85家。
农牧区改革进入新阶段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入验收阶段,颁证率达到94%,省级数据库初步建成。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占到农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4。全省4172个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全部完成,确认集体经济成员358万人,1524个村进行股权设置,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506个,122.15万农牧民分享改革红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肯定。实现藏区牦牛、藏羊政策性保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