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发展观察员陈亮)2018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确认秦皇岛市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创建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相关要求和《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地区工作标准》,市政府制定印发了《秦皇岛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工作方案》(秦政办字〔2018〕51号)。召开全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秦皇岛市发改委工作职能,在编制规划、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方面下足功夫,发挥自身优势,密切配合,以不同角度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完善规划体系
目前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实施四年,秦皇岛市发改委配合市文旅委等部门完成全市《全域旅游规划》、《重点旅游片区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在线路提档升级,设施配套完善,产品拓展开发等方面做出安排,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配套制定相关政策
近几年,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系列支持旅游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7〕71号)、《“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省旅游委《关于支持秦皇岛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的意见》等文件以及北戴河国家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获批,为我市旅游与健康、休闲、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政策条件,秦皇岛市发改委会同市文旅委、市体育局等部门完成《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产业体系、产业项目、产业基础、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做了阐述。按照“12345”发展思路,构建健身休闲产业体系。“1”即“五位一体”,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健身休闲产业体系,实施体育、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五位一体”综合协同发展战略。“2”即“两翼带动”,通过打造“山海关—海港—北戴河—北戴河新区—昌黎”“海一翼”和“青龙/山海关—海港—抚宁—卢龙”“山一翼”两个健身休闲产业链,带动全市健身休闲产业发展。“3”即“三极牵引”,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促进制造业、竞赛业、服务业三个健身休闲产业主要业务发展,并牵引其它健身休闲产业业态发展。“4”即“四区并举”,将海港、北戴河、山海关、抚宁四个城市区作为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共同提升。“5”即“五业支撑”,充分依托我市体育场馆、高校、北戴河海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休疗生活、赛事活动、体育用品五大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实现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出培育足球运动、海上运动、冰雪运动三大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并以三大项目为核心,发展一批相关健身休闲产业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一是争取国家及省在乡村、涉海旅游、风景名胜区保护设施建设等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支持,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会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申报旅游等专项资金,缓解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三是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及早谋划旅游项目,积极开展项目筛选、审批等前期工作,争取将更多旅游项目纳入国家及省旅游领域专项计划,为下一步争取上级支持打好基础,解决旅游资源供给不足和资源配置不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