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11月9日徐州讯 (记者 尹赛楠)“鹭影飞舟何处饮,池杉岸柳初成荫。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9日清晨,跟随“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团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过去,这里曾是留不住人的塌陷区,如今,它已浴火重生,完成蝶变!
采访团一行来到潘安湖湿地公园。(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步入潘安湖湿地公园,秋风瑟瑟,空气中满是泥土的芬芳,湖面上碧波荡漾,两岸边芦苇摇曳~像这样的美景,在如今的潘安湖几乎随处可见;而在十年前,它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百年煤城 成为生态文明之殇
早在1882年,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贾汪百年煤炭开采历史,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而地处徐州主城区与贾汪城区中间地带的潘安湖,原是徐州市内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区。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贾汪分局副局长石冬跃向记者讲述潘安湖的生态转型路。(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过去的潘安湖,坑洼破败、灰头土脸,和‘美丽’这个形容词丝毫搭不上关系,如果非要描述它的真实面孔,应该是‘黑、脏、乱’”,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贾汪分局副局长石冬跃告诉记者,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周边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
2010年3月,贾汪区正式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通过“挖深填浅、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对采煤塌陷破坏的土壤进行重构,恢复土地生态调节功能。几年的时间,潘安湖从过去的采煤塌陷区,变成了拥有7000亩开阔水面和4000亩湿地景观的生态公园,而贾汪这个百年煤城,也完成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蜕变,生态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就在眼前。
开启转型引擎 从矿竭城衰到宜居新城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地下开采条件的复杂化,贾汪区的煤炭采掘日渐衰弱。2016年,随着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煤矿关闭,贾汪正式进入了“无煤时代”。
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贾汪区坚持协调开放发展理念,主动依托和服务徐州市主城区,推进与徐矿集团协同转型,延续矿区文脉,彰显山水特色,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的突破口,在不断探索中,开启转型引擎。
潘安湖湿地公园鸟瞰图。(中国台湾网发)
针对潘安湖地区塌陷地范围广、深度大且塌陷程度不一的特点,贾汪区遵循“宜耕则耕、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宜生态则生态”的理念,按照“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综合分析塌陷区的现状、类型、分布及环境条件状况,科学划定农业区、生态区与建设用地区,对采煤塌陷地区进行了全面综合规划。
为加快推进周边农村现代化建设,贾汪区打造了紫庄设施蔬菜、耿集草莓、塔山葡萄等优质农业品牌,建成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做大香包产业,建成马庄香包大院、马庄文创综合体,全区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和精品民宿蓬勃发展,获评“全国体闲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贾汪真旺”的品牌更加靓丽。
小香包带动大产业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现如今的贾汪,已经是真旺了!”马庄村村民厉慧卿告诉记者,08年刚嫁过来的时候,这里几乎看不到蓝天,村民们的收入也非常有限。“潘安湖改造前,我也曾外出务工,直到湿地公园建成。”靠着变废为宝的人工湖,马庄村2300余口人换了种活法儿,做起了乡村旅游。
马庄村村民厉慧卿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作为全国文明村,马庄村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在民俗布艺制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药香包、布老虎,到手工绣鞋、公子香帽……当地百姓靠着一双巧手,将制作精细、设计精美的非遗产品展示于众,而其中最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当属马庄香包。
融入湿地公园后,马庄香包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旅游产品。“香包内含有20种精心选制的中药材,如冰片、桂皮、薄荷、菖蒲等,香味独特持久,具有预防感冒、驱蚊虫、安神调心等功效。”厉慧卿说,自己现在又多了一重身份——马庄村香包负责人。“去年,马庄村香包销售量达到800多万件,带动了全村300余人就业。”
“如今,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有人在景区打工,还有人办民宿、开农家乐,收入都有明显提高。”厉慧卿指着远处的潘安湖,言语间流露出自豪与满足。“从背井离乡,到让人向往,潘安湖的生态修复,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让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