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技网  >  亲子 > 正文

84岁老皮匠自创“天衣无缝”修补术 精巧老手艺面临失传

两天前,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走进苏州同德里牌楼旁边的一家箱包皮革厂,拿出一件破损的皮衣,比划着请店里的老师傅看看能不能修好。看着老师傅自信的眼神,老外有些将信将疑。昨日,老外再次来到店里取货时,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皮衣上的大口子仿佛被擦掉了一般,连阳光下也看不出丝毫修补过的痕迹。

这位老皮匠名叫肖德林,今年已84岁高龄,他自创了一套“天衣无缝”修补术,一件件破损的皮具在他手中“起死回生”。 通讯员 徐丽娇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青

阴差阳错裁缝当皮匠

“赶鸭子上架”学的手艺竟干了半个世纪

采访中,老外表示,这件皮衣价值10万元,是他的心爱之物。可惜一次意外,皮衣被扯开了一道将近半尺的大口子,着实令他痛心不已。经人介绍,老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找到了位于苏州五卅路同德里牌楼旁这家不起眼的小门面。没想到肖德林“妙手回春”,手艺让老外连连点赞。

弥漫着皮革味道的小小门面位于苏州市双塔街道锦帆路社区,记者在这里见到了肖德林,老人精神很好,反应相当敏捷。很多人并不知道,肖德林最初学的是裁缝的手艺。

14岁那年,肖德林从老家泰兴来到苏州阊门附近的专诸巷,拜一个远房亲戚为师学起了裁缝。“有时候裁缝铺里的生意好,我要做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可以睡觉。”回忆起学手艺时的艰辛,肖德林直摇头。

建国后,肖师傅和师兄弟们进了位于西中市的红旗服装厂上班,在厂里做中山装。上世纪60年代,他又转到了位于察院场的轻工门市部,从此“阴差阳错”做起了皮匠。“轻工门市部是前店后厂的格局,当时被分入生产车间,负责制作皮包。虽然裁缝和皮匠隔得不算太远,一开始还真有点蒙圈。在老同事的帮助下,慢慢学会了做皮包和皮衣。”回忆起这段经历,肖德林说,没想到当初“赶鸭子上架”学会的皮匠手艺,竟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40多年来门面地址没变过

几十年间自己琢磨出“天衣无缝”修补术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肖德林带着五六位当年一起学艺的师兄弟,在五卅路207号开了家小门面的同德箱包皮革厂,算是当时比较时髦的“个体户”。肖德林告诉记者,40多年来门面地址一直没变过,楼下一层将近30平方是用来加工和销售皮衣、皮包的工作间,楼上一层则是全家人的起居室。

“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做100个皮包,白天来不及,晚上接着干。10多年前,师兄弟们因为年龄原因陆续离开了这里,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还守着老门面。”肖德林告诉记者,现在来铺子里找他修补的基本上都是打过很多年交道的老客户,老客户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这些老客户。

记者注意到,在肖德林工作台的旁边,挂着一长溜二三十件破损的旧皮衣,这些都是客户送来请肖德林修理的。由于这几年皮革原材料的价格越来越高,加之老人的体力也不如从前,最近几年他接的皮衣、皮包订单越来越少,主要做些修修补补的活,拿着破损皮具找上门的顾客都是冲着他的名气和手艺来的。“把破损的皮具修到几乎‘天衣无缝’,这门手艺很见功夫,没有师傅教我,完全是我几十年间自己琢磨出来的。”说起自己这门绝活,肖德林一脸自豪。“要把皮具修得一丁点也看不出来,非但要注意‘补丁’的颜色、皮质,还要注意上面的纹理。修皮具不同于衣物织补,更像是书画装裱,操作起来需要更多的经验和耐心。”

修补皮具耗时耗力,精巧老手艺面临失传

困境

“一件价值十几万元的皮衣,一旦破了就不能再穿了,丢了岂不可惜,我可以让它‘起死回生’。”肖德林说,修一件皮衣收个两三百块钱,工序却不简单,要把整件皮衣拆开了重新组装,一来一去至少花掉一两天时间,有人觉得不值得,但肖德林不想让顾客失望。肖德林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开门营业,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打烊,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干皮匠这行五十年,带出的徒弟也不下二三十人,可是会修补皮具的只有一个,现在他去了香港发展。趁着现在还干得动,我想在苏州再培养一个徒弟,把我修皮衣的绝活教给他。”谈到自己这门手艺的前景,肖师傅又摇起了头。他感慨道,皮匠行当又累又苦,收入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的真不多,恐怕将来自己的手艺真有失传的危险。

返回顶部